新闻详情

揭秘环保仪器仪表行业现状 预测趋势

日期:2024-03-29 03:31
浏览次数:949
摘要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揭秘环保仪器仪表行业现状 预测趋势


     目前,我国环境监测设备在品种、数量、性能、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中的需要。国内大部分监测站的仪器装备技术含量很低,功能单一,稳定性和可靠性差,亟待更新换代。
  
 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低档产品,技术水平一般,产品种类少,故障率高,使用寿命短。这样使得监测频次低、采样误差大、监测数据不准确,不能及时反映排污状况,既影响环境管理的科学决策和执法的严肃性,又易挫伤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积极性。如各种污染源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对高温、高湿、高颗粒物含量等带来的测量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,烟尘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,这极大地限制了烟尘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。
  
  研究开发能力较低,在线监测仪器的系统配套生产能力较低,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。高质量的分析仪、专用监测仪器和自动监测系统多是国外引进的,因此国产仪器占有的份额很小。在我国国产仪器中,大气监测仪器的占有率在70%左右,水质监测仪器的占有率在60%左右,这些仪器大多是国际80年代的水平,不能适应实际需要;而污水处理厂需要的仪器仪表基本上仍靠进口。国外大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占到企业销售总额的5~10%,我国好一点的企业也只有1%,而产品使用周期又远远大于发达国家。
  
  经营管理能力差,劳动生产率不高,趋同化倾向严重。究其原因,有关专家认为,一是大型国有企业运行机制问题,未发挥好骨干作用;二是小企业蜂拥而上,缺乏技术缺乏资金,低水平重复的较多,仪器的质量和性能均不能与国外进口仪器抗衡;三是研究院校与企业缺乏紧密合作机制,不能快速实现产业化;四是政府对开发研制环境科学仪器的投资和风险投资不足。
  
  市场存在供求矛盾,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短缺,无法适应严格的环境管理需要。以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为例,根据目前的市场能力分析,预计我国“十五”期间的供给能力不足,部分系统尚需依赖进口。目前,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规模小、技术水平落后、竞争无序化等问题,尤其技术性能不稳定、成套性水平低等问题而导致中低档产品供大于求。
  
  环境自动在线监测市场亟待拓展。据有关专家分析,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,一是各地重视程度不够;二是仪器设备质量不够理想,服务不到位,无法与国外产品竞争;三是不规范操作和不正当竞争导致市场无法健康发展,难以吸引国外先进技术;四是企业对安装自动监测仪器存在阻力,缺乏法律支持。
  
  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监测仪器。有关专家认为,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监测仪器应具有:价格便宜,维修费用低;能在较恶劣条件下使用;便于维护操作,智能型,抗干扰能力强。一些具有高智能化、高稳定性、高精度的监测仪器也是我国环保仪器的发展趋势。

     要把握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发展趋势。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:1、以目前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为主向自动化、智能化和网络化为主的监测方向发展;2、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;3、由较窄领域监测向全方位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;4、由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向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;5、环境监测仪器将向高质量、多功能、集成化、自动化、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方面发展;6、环境监测仪器向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电子、光学等技术综合应用的高技术领域发展。
  
  加大对环保工作急需的监测技术的科研投入,把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列入环境科研重点领域。借助国家各种扶持政策,推进环境监测仪器的产业化和技术升级。同时促进监测仪器科研与生产结合,鼓励环境监测仪器生产企业、大学和科研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合作,加快环境监测技术的成果转化。
  
  利用市场调控手段,促进环境监测仪器生产企业的重新组合,逐步改变监测仪器生产技术薄弱、投资分散、低水平重复、市场竞争力低的状况,实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生产,形成一批监测仪器生产的骨干企业。同时产品要从中低档向**仪器设备上调整,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。
  
  利用高新技术改组、改造和提升环境监测技术与仪器设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,加速国产化进程。应提倡在相近技术水平的情况下,首先采用我国国产监测仪器设备,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,适当地提高我国国产仪器、设备的价格,提高利润空间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提高制造水平。对国外已有先进的成套技术的监测仪器,鼓励引进、消化、吸收国外的关键技术,合资生产,再逐步实现国产化。
  
  加大对环境监测仪器的监督管理,建立和完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运营市场化机制与资质认证认可制度,消除运营市场混乱带来的负面影响。适时完善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,明确环境监测仪器发展方向,指导和规范环境监测仪器健康发展,避免企业的盲从。要建立一批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权威性的技术中介机构,对环境监测仪器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状况进行检测,并向社会公布。对用于执法监测的环境监测专用仪器实行“准入”制度。